人才培养概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北京化工大学1958年建校时创办的院系之一,是根据国内外著名大学材料学科的建制和发展趋势组建而成。目前,学院包括八系一所一中心,即聚合物科学系、聚合物工程系、生物材料系、有机功能材料系、复合材料系、无机功能材料系、金属表面工程系、现代大分子工程系、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和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0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73%,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占36%;教授(含研究员)71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66人,博士生导师(含外聘)79人;双聘院士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3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0人;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教学名师获得者1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科研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高分子科学课程教学团队、聚合物工程教学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高分子科学与工程教学实验中心)、北京市优秀教育团队2个(高分子科学课程教学团队、聚合物工程教学团队),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奥星医药耗材(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市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才培养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学院现有学科中,材料学为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学院教学与科研的传统强项;碳及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防护学科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院注重对学科内容的更新,现已覆盖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材料、生物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碳材料、信息记录材料、金属及表面保护材料、先进陶瓷材料、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等领域。学院以其教学与科研力量雄厚、设备齐全、毕业生素质高而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为:“以宽专业教育取代窄专业教育,以素质教育取代行业教育,以个性教育取代模式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诸方面与国际水平全面接轨”,目标是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身心健康并具有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自1998年起,学院按教育部颁发的二级学科宽专业招生,即“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该专业覆盖了塑料工程、弹性体工程、复合材料、高分子化工四个方向。2016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参加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99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宽专业。该专业覆盖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及防护材料等领域。2004年经专家组论证通过,学院又在全国首先开设了“生物功能材料”专业,该专业依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科,设置了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材料的专业知识体系。

  在本科生教育方面,学院目前共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功能材料(生物功能材料)三个专业,在校本科生2480人。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已经建设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功能材料专业建设成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高分子物理”课程在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高分子化学”课程在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材料导论”课程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在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聚合物加工工程”在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材料导论”、“聚合物加工工程”四门课程同时在2014年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励杭泉老师的视频课程《高分子世界六日游》入选第七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学院教师编著的《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科学实验》等系列教材分别被评为国家或北京市精品教材。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学院拥有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纳米技术、生物与仿声材料学、生态环境材料、信息材料等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包括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授权点。1990年设立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有在校研究生1391人,博士生275人。

  学院一贯重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高分子科学领域,尤其在可控聚合研究、有机表面分子工程、先进弹性体制备、水性聚合物制备及应用、金属表面工程及腐蚀与防护、先进复合材料、炭及碳纤维等研究方向成绩显著。承担多项国家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与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开展多项联合研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产生了一大批应用科技成果,体现了雄厚的科研实力。近五年,学院作为首席单位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6项,其中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项、重点项目6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项。承担项目总到款近7.8亿,其中纵向到款近4.3亿。荣获国家级科研奖励4项,省部级奖励22项。SCI收录文章2026篇,其中TOP文章688篇,ESI排名从195/591(2011)上升到132/777(2016),授权专利490篇,人均学术产出在全国名列前茅。

  学院建立了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以及校级研究机构,包括“化学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本校化学和化工学科共建)、“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本校化工学科共建)、碳纤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碳纤维及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碳材料及特种高分子教育部创新引智基地、弹性体材料节能与资源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水性聚合物合成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先进弹性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院与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开展多项联合研究,产生了一大批应用科技成果,支撑了产业的技术创新。学院与中石化、中石油、道达尔、巴斯夫等近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成立了87个校企研发中心,9个产业战略创新联盟,52项专利成果实施了转化应用。近5年,支持10余家合作企业成功上市,玲珑轮胎、东方雨虹等民族企业进入国际知名品牌企业行列,合作企业创造上千亿元经济效益。中国塑料加工协会多功能母粒及色母粒专业委员会、非银盐感光协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教育科普工作委员会和非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专业委员会5个二级学会挂靠本学院。科研工作的开展不仅产生了大量的基础研究成果,解决了国民经济中的工程技术难题,还为高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科技平台,在校园中营造出浓郁的学术气氛。拥有现代化的实验室12000平方米。各实验室之间有校园网连接,可以快速查阅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各系装备有材料合成、加工、样品制备、材料结构和性能评价的各种仪器设备,科研条件比较完备。

  学院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如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麻省州立大学(安姆斯特)、阿克隆大学、日本大阪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北海道大学、信州大学、东京工学院大学、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莫斯科生态环境大学、乌克兰化工大学、韩国汉城大学、忠南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学术、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关系。2005年、2010年、2011年和2014年,我院分别与英国拉夫堡大学、美国阿克隆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签署了“拉夫堡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科联合培养计划(3+1+1、2+2)”、“北京化工大学-阿克隆大学本硕联合培养计划(3+1+1)”、“北京化工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联合培养计划(3+1+1)”和“北京化工大学-凯斯西储大学本硕联合培养计划(3+1+1)”。目前已有240余名本科生通过这些项目到国外大学深造。2007年3月学院院与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建立硕士研究生双学位培养制度,两校双学位培养的学生均有一年的国外学习交流机会。学院每年有多名教师出国做访问学者,同时学院每年接待大量各国专家来校开展讲学和科研活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北京化工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 “985创新科技平台”重点建设学科。面向材料科学研究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正不遗余力地在学科发展、课程体系、学术梯队等方面进行全面地建设和改革,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在特色研究方向上实现国际引领的高级人才培养和科学与工程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