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学名师

李齐方

发文时间:2018-09-11



个人简介:

李齐方,男,1968年7月出生,福建连城人,1996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06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访问研究,2017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目前为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任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常务副部长。自2000年起,主讲国家级精品课程“高分子物理”以及“高分子科学实验”课程,主编了国家和北京市精品立项教材“高分子科学实验”和“高分子物理习题集”,主持北京市教改项目2项,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1项,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4项。兼任教育部高分子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Fibers and Polymer 期刊国际编委,山东省特种含硅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主要从事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改性,杂化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聚合物多尺度相结构及有序组装,先进电子封装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等领域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石油等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20余篇,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余名。

先进事迹摘录:

李齐方 始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主讲“高分子物理”课,注重诚信教育,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学生真诚相处,注重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去,使学生掌握相关前沿知识。2006级一名同学对经典平均场理论提出挑战,虽显稚嫩,但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兴趣,课下反复与学生讨论并指导写了长篇论文,使其确立了从事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志向。通过长期的教学积累实践,与课程团队老师一起2004年将“高分子物理”建设为学校首批国家级精品课。同时作为“高分子科学实验”的课程负责人,系统规划和改革了实验课程体系,将基础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系统地安排在实验课程体系中,编写和出版了国家精品立项教材——《高分子科学实验》以及《高分子物理学习指导习题集》,已在全国10多所高校使用。以此为基础的“高分子科学”教学团队获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07年起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在实验室硬件环境条件建设和实验体系重构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突出其基础宽厚、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特点。将其建设成为了教育部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切实关心每一名研究生的成长,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了包括美国北卡莱罗纳大学助理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师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人才。

2007-2012年曾担任材料学院本科教学副院长,勇于放弃一些科研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开展课程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学生学习、班主任、巡视员制度、创新实验班、国际化联合培养等研讨调研,开拓了与英国拉夫堡、美国凯斯西储大学、阿克隆大学等“3+2”联合培养模式,掀起了人才培养观念创新、方法创新的改革热潮,将4门核心课程建设为国家级精品课,培养了两支国家级教学团队,倾力实现国家级教学名师突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使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获得突破进展,本人被评为北京化工大学十佳优秀教育工作者。

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承担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等一批国家、北京市及企业的研究课题。并在有机-无机杂化高分子、先进电子封装、耐高温特种材料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建成了国内首条新型有机硅纳米材料-笼型倍半硅氧烷中试生产线。首次提出低成本、高耐热的通用有机硅树脂的高性能化技术,其热分解温度可达550℃。在国内外率先应用有机硅纳米材料改性环氧树脂/氰酸酯树脂,制备了高耐热、低介电的先进电子封装基板复合材料。培养了50余名博士和硕士生研究生。在国内外以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发表文章1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