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材料学院程红波副教授与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研究员课题组,以及韩国Juyoung Yoon教授课题组合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期刊上发表了题为“Protein-Activatable Diarylethene Monomer as a Smart Trigger of Noninvasive Control Over Reversible Generation of Singlet Oxygen: A Facile, Switchable, Theranostic Strategy for Photodynamic-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他们在光毒性可控的超分子光敏剂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图 1光毒性可控的光动力免疫治疗技术
超分子化学分别获得1987年和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是国际前沿的研究热点。分子自组装技术通过由下而上的方法将无序的状态转化成高度有序的状态,是合成和构造新材料的重要方法。利用分子组装技术使有机光开关与光动力药物相结合可获得光毒性可控的超分子光动力治疗药物。二芳烯类有机光开关为组装基元构建的超分子光动力药物,目前存在聚集态导致开关禁阻等缺陷。针对上述问题,在此工作中发现一种“蛋白调控光开关聚集”的新型分子组装策略(图1), 成功克服了分子间的相互排斥问题,显著提高了分子开关在水溶液中的光化学反应。我们发现,二芳烯在蛋白聚集态组装体中与卟啉光敏剂能够发生高效能量传递,实现光毒性可控的光动力免疫治疗技术,在癌症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程红波副教授为本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研究员以及韩国Jin Yong Lee教授和Juyoung Yoon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化工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jacs.0c1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