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下午,我校第十五届《材料导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英语演讲比赛在昌平校区求真讲堂成功举办。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冯江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段顺、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戴淑如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晓农教授和林艺扬教授和《材料导论》课程8位主讲教师,以及来自我校2021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材精英班、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专业的一百余名学生参加了比赛。演讲比赛由《材料导论》课程主讲教师王晓旭老师主持。
本次演讲比赛由冯江鸿副处长、戴淑如教授、段顺副院长、陈晓农教授、林艺扬教授,以及6位《材料导论》课程主讲教师组成11人的评委组,对13个参赛小组进行了打分,从演讲内容组织、语言表达、回答问题等演讲全程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组,二等奖4组,三等奖7组。
本学期选修《材料导论》(中英文)双语课程学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三年级本科生,选修人数为600余名。本课程始终遵循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秉承“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积极践行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要求,不断探索和实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中英双语系统讲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中有关金属、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及生物功能材料的基础知识与前沿发展动态,构建学科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不断丰富完善中国大学MOOC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和“北化在线”教学平台资源,通过课堂内外、线上-线下混合互动的教学模式,辅以过程性课程评价方法,全方位训练和提升学生对材料基础知识和学术英语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材料学科前沿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制备-结构-性能-应用四要素内在关系的认知与思辨能力,以及蕴含在学科知识中思政元素的感悟与内化能力,旨在实现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课程育人目标。
本次演讲比赛的成功举办是《材料导论》课程教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再一次实践,是本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的充分展示。本次活动是《材料导论》英语演讲比赛的决赛环节,由各教学班预赛推选出的13个小组参赛。其中一个参赛小组由来自俄罗斯喀山国立研究工艺大学本科联合培养2+2项目的留学生团队组成,提升了课程学习交流的国际化水平。各小组结合《材料导论》的课程学习内容和材料学科发展前沿进行自主选题,报告内容既有固态电池、生物医用材料、3D打印材料、MXenes、石墨烯等材料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又有碳纳米管、防腐涂料等基础材料研究,选题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科技前沿性。学生们流利的英语表达、研究内容的逻辑性、研究讨论的严谨性,以及得体的姿态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彰显了我校本科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可贵的人文素养。
演讲环节结束后,戴淑如教授针对同学们的演讲进行了深入点评,对参赛同学的表现给予了肯定,也对同学们在演讲环节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了指导,并深入浅出的向同学们介绍了英文演讲的各种技巧,对同学们进一步提升演讲能力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殷切的希望。陈晓农教授和林艺扬教授不仅对同学们的演讲给予了高度肯定,还针对如何制作学术报告PPT、如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做学术报告,以及如何通过提问的形式来展开报告内容等问题,给同学们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段顺副院长不仅对同学们的演讲选题的深度和广度给予了高度肯定,也对同学们的英文文献阅读与总结,以及在未来科研中的英语学术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在研究过程中提高国际视野,更好的运用英语交流来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冯江鸿副处长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材料导论》课程双语教学成果,对同学们在本次比赛中英文口语表达自信和流畅、演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她希望《材料导论》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定要坚持演讲比赛的优良传统,从国家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出发,着重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新时代,国家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使命,《材料导论》教学团队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学团队师风师德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五育并举”育人新要求,积极践行学校提出的“三个转变”,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努力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着力打造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金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材料导论》2007年荣获国家双语示范课程,2008年获批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获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荣誉称号,2018年正式上线中国大学MOOC,2019年入选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项目,2020年荣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生课程(线上课程),2021年获批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
图1 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戴淑如教授(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冯江鸿(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段顺(右)为学生的英文演讲进行点评
图1 获得一等奖的2组学生颁奖
图3 参赛学生与全体教师和评委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