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党员赴河南红旗渠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发文时间:2017-10-30

        在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全体党员“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学习教育方案,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优良传统,提升教师党员的党性修养,10月27日-29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组织了学院教工党员赴红旗渠、郭亮村学习实践活动。

       活动依托河南红旗渠、郭亮村等丰富独特的资源,通过现场参观与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党员切身感受红旗渠精神,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提升党员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世纪60年代,林州市(原林县)人民为了彻底改变严重缺水的恶劣生存和发展条件,凭着一锤一千一双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苦战十年,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道,架设152座渡槽,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红旗渠的建成,举世闻名,成为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一面旗帜。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通过实景参观和工作人员讲解,学员们收获很大,被红旗渠精神深深地震撼和感动着。

 

红旗渠纪念馆参观学习

       乘车翻越悬崖峭壁来到郭亮洞洞口,老书记亲自为学员们讲解了郭亮洞的开凿过程。先前,村里出入的唯一道路是一条“天梯”,最窄的地方仅有40cm,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就医和上学等。1972年村里人自发集资,由村中十三名青壮年组成的凿洞突击队顶着风雪,腰系着麻绳,悬于峭壁之上握紧铁钳,舞起铁锤,在红岩绝壁上凿出一排排炮眼。郭亮人没用任何机械,历时5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去了2.6万立方米石头,打秃钢钎12吨,打烂了8磅重的铁锤4000个,最终在1977年5月1日,被称为“绝壁长廊”的郭亮洞正式通车。学员们参观了郭亮洞、挂壁公路、郭亮影视村等一系列代表太行精神的文化景点,深深感受着太行山上的人工奇迹,为郭亮人的精神所赞叹!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材料学院教工党员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和履职尽责,将红旗渠精神发扬光大,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尤其是在立德树人的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