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北京化工大学徐福建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论文

发文时间:2022-11-25

近日,材料学院徐福建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Biomimetic electrodynamic nanoparticles comprising ginger-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synergistic anti-infective therapy”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天然生姜源细胞外囊泡(EVs)与Pd-Pt纳米片结合的策略,构筑了一种兼具电动力和光热治疗的协同抗感染仿生纳米平台。


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开发抗菌材料提供了全新的策略,而复杂的体内感染环境对合理设计纳米平台进行安全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该工作通过生姜源EVs的巧妙引入,极大地延长了仿生纳米颗粒(EV-Pd-Pt的血液循环时间,以便于在感染部位的积聚。更为重要的是,EV-Pd-Pt可以脂质依赖的方式进入细菌内部,与细菌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同时,在电场作用下,EV-Pd-Pt原位持续生成活性氧,克服了活性氧寿命短、扩散距离短的限制,从而有效地根除细菌感染。结合Pd-Pt纳米片固有的光热性质,EV-Pd-Pt纳米颗粒介导的电动力和光热治疗在体内外均展现出协同抗菌效应。此外,该纳米平台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保证了其在体内应用的可行性。包括荧光、光声和红外热成像在内的多功能成像验证了EV-Pd-Pt纳米颗粒在体内感染部位的积累,也可用于监测治疗过程和跟踪纳米颗粒的排出行为工作为利用仿生纳米颗粒自身特性开发协同抗感染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生乔壮壮、张凯副教授为该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徐福建教授和赵娜娜教授为通讯作者,化工学院程道建教授课题组提供了合作帮助,北京化工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4883-5